皇后瞇眸,喃喃道:“利益一致?他們怎會利益一致”
宦官與皇帝的利益一致,根本不需要早早站隊。
至于說把柄,難不成所有宦官頭子都有把柄在喬貴妃手里?這不可能。
一時想不通,她強忍母子間的疏離,正眼看向太子,問道:
“太子可有什么頭緒?”
太子搖頭:“兒臣一時也想不出,宦官與喬貴妃有什么相通的利益。除非”
“除非什么?”皇后急切追問。
“除非,父皇龍體染恙,”太子低低道,又搖頭否決,“可兒臣細瞧,父皇身子康健,春秋鼎盛。兒臣實在想不出,他們的目的是什么。”
皇后回憶正月里皇帝中氣十足發(fā)怒的樣子,也搖了搖頭。
皇帝可不像抱恙的模樣。
喬貴妃的目的是扳倒她,扳倒東宮,那些宦官的目的,著實令人迷惑。
“衢兒,你去叫寒蘇和平安來,把貍奴也帶來。”
帶著貍奴,會隱蔽一些。
皇后已不信任自己宮里的人,感覺到處是太監(jiān)的耳目。
“貍奴叫小浪花!”五皇子正抓耳撓腮,著急自己幫不上母后和兄長的忙,聽到皇后的吩咐,著重提醒了皇后一句,便風風火火去后殿叫人。
皇后沉思著,端起茶碗,漫不經(jīng)心飲了一口茶,轉(zhuǎn)眼見太子穩(wěn)穩(wěn)坐著,面上也沒有焦急的神色,便淡淡問:
“太子是心有成算,所以不急?”
太子微微垂頭,恭順道:“兒臣心中自然是著急的,不過,如今已知對手是誰,總比一無所知的好。”
“說的也是。”皇后焦躁的心,忽地就冷靜許多,“他們大抵沒想到,平安年紀小,卻沒被唬住。這小子,是可造之材。”
太子腦海里則浮現(xiàn),一張消瘦的臉。
平安并不是信任他們,而是信任董寒蘇吧。
他舍不得董寒蘇吃有毒的小魚干,因此說出實情。
皇后吩咐烏萱:“去叫辛嬤嬤來,端些今日做好的點心來。”
不大一會兒,董寒蘇、平安和辛嬤嬤三人都到了。
平安又將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,身體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,說罷連連磕頭:
“皇后娘娘,奴才絕不敢害小浪花,絕不敢害坤靈宮任何一人!當時沒拒絕,是嚇住了,奴才怕他們當場便要了奴才的命!”
這些話是董寒蘇教給他的。
他還想說,他就是揣著回來告密的心思,但董寒蘇不讓他加這一句,因為皇后穩(wěn)坐后位多年,判了不知多少宮妃、婢仆之間的官司,豈能糊弄。
平安便將那些推托之詞給咽下了肚子。
他恐懼得又落下眼淚。
生怕皇后發(fā)怒,砍了他的腦袋。
董寒蘇已將小魚干樣品交給辛嬤嬤。
辛嬤嬤回稟道:“娘娘,無毒,是炒熟的面粉而已。”
平安一下子委頓在地。
不是毒藥就好。
旋即又緊張,皇后會不會怪他小題大做?
難不成,郭公公只是捉弄他?
皇后、太子、董寒蘇幾人卻不信,僅僅是捉弄。
皇后的三胎都是辛嬤嬤看護的,皇后極為信任她的醫(yī)術:
“果然是試探。平安,你一片忠心,本宮看見了,不要怕,這回你做的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