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何況大姐的日子是看得見的,只要她找過去,大姐肯定愿意同他們走,畢竟大姐只有一個六歲的女兒,因著這個女兒在婆家的日子很難過,婆家總罵她是不下蛋的雞,大姐回家哭時也說,倘若有人能帶她走,她就帶著女兒立刻離了婆家。
可二姐的日子是看不見的,過得好不好也不知道,生沒生孩子也不知道,要是二姐生了兒子,又同丈夫感情甚篤,不肯和他們走怎么辦?
他們一家人去投奔三姐已經是叫三姐難做了,總不能還帶上二女婿一家吧?
路上吃的不還是三姐交給商戶老爺的口糧?
且這么多人,過去了靠什么維生?
可留給他們的時間太少了,實在太少了!他們沒有工夫細細思索或是找人商量,竟然只能說個囫圇,亂糟糟的忙起來。
“你去找大丫。”大媽媽一錘定音,“大頭去找二丫。”
大頭是男人的小名,村子里也沒人叫他大名,日子久了,他自己都不記得自己大名叫啥了。
大媽媽抿著唇:“我在家看著阿紅和兩個小的。”
四丫一溜煙地跑了,村子閉塞,她也不怕姐夫家得到消息,況且只要不帶婆家的錢糧走,姐夫家對大丫回不回娘家根本不在乎,還能叫她少吃家里的糧食,對孫女更不在意,他們又不是能招得起贅的人家,孫女即便是死了也沒什么所謂。
唯獨大頭,蹲在地上良久后,帶著家里僅剩的幾袋蘑菇干跑去了村長家。
村長倒沒收那幾袋不值錢的“山珍”,剛剛他家大兒子還從糧車里搶到了兩袋小麥,他瞇著那雙小眼睛,思慮良久后才叫來家里的兒子孫子,讓他們陪著大頭上山一趟。
臨走時拉著大頭的手說:“到底是本家,血脈親人,雖然不曉得三丫在外頭究竟是做什么,不過她有孝心,又曉得照顧鄉老。我是個老頭子,出去了也不抵什么事,但我大孫子有一把力氣,為人也老實,同你家四丫那也是一起長大的情誼”
大頭再傻,這點人情世故也是知道的,雖說地主老爺欺負他家時村長這個“血親”未曾幫他家說一句話,但事到臨頭,已經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了。
更何況有村長的大孫子在,村里人也不敢阻攔他們走。
不過大頭這時也知道了,村長家的日子也不好過,只能舍一個大孫子出去,看能不能家里找到一條活路。
畢竟就連大頭一家都不知道三丫究竟在做啥,那三姑爺是不是個好人,自己都兩眼一抹黑,要不是家里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,何苦去賭一個不知好壞的未來?
大頭應道:“大爹爹,你放心,我兩個兒子是找不著了,以后就把冬瓜當親兒子?!?/p>
村長露出一個笑容來:“好好好,我就知道你是個好的,冬瓜得了你的恩,將來也要給你養老!”
大頭只是老實點頭,不敢在這時候叫村長生氣。
他自己都不知道將來如何,哪里能有什么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