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知道漢官帶來的鹽糖便宜,村民咬咬牙還買得起,但布,牙咬碎了恐怕都買不起吶!
尤其鹽糖村民不能自產,麻布還是可以的,雖說麻煩一些,但只要能不花錢,村民就不會花錢,反正對他們來說,自己的勞力和時間都不值錢。
“倒也不必給錢。”漢官明白石頭的憂慮,“村民家恐怕沒有銀子,銅錢也不多,我們的意思是,最好是能以物易物,我記得這邊小米滋味好,三斗小米換一塊布,他們應當是拿的出來的,幾家湊一湊,也能換上一匹,做上兩件衣裳,邊角也能制成汗巾帕子。”
這倒是沒問題了,石頭松了口氣:“是,這鹽糖的價錢”
漢官細細跟石頭說了每樣東西對應的小米份量,安了石頭的心。
“你一個人也不方便,最好是能多帶幾個人手。”漢官叮囑他,“凡事小心,鄉野村民,恐怕并非個個心存良善。”
石頭倒不怕這個,他覺得和村民打交道比和漢官們打交道容易。
村民們大多吃不太飽,腦子就簡單,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,一點彎彎繞繞也沒有,說什么就是什么,語言之中沒有深意。
只要能取信他們,那就是深信不疑,至于取信的方法,不就在鹽糖上嗎?
石頭在漢官們的授意和管教們的默許下,很快挑選出了一起行動的人,可惜力夫里沒有女子。
幾個壯漢一路看著就有威脅,可這壯漢群里倘若有幾個衣衫整齊的女子,便能證明這個隊伍不是過于暴力,講究道理,并且規矩嚴明,已經脫離了最底層的暴力結構。
石頭的阿媽就在山上給山匪當廚娘,所以哪怕是山匪,石頭也不是太怕他們,因為他阿媽是吃得飽飯的,起碼證明山匪們不是窮兇極惡看到女人就流口水的野狗牲畜,是有規矩的。
他以前還想著,實在混不上飯吃,就讓阿媽牽線,他也上山去,還能和阿媽互相照顧。
“我家就在這附近。”被石頭挑選出來的力工很高興,“我阿姐就嫁到了這個村子!我正好能看看她,給她送些東西。”
為著這個,他獨自在前頭開路,臉上被草葉劃出細小傷痕也不在乎。
或許他對這個姐姐感情很深,也或許很淺,但出來這么久,一發現能看到親人,仿佛就有了回歸正常生活的希望。
他們出來是帶了禮物的,也是漢官給的他們,份量很少的鹽和糖,還有一小塊布,只是為了叫村民們知道這些貨物的好處,否則空口白牙,村民再傻也沒傻到這個份上。
“你小子運氣好,既然如此,便不要吝嗇,多給你阿姐送一些。”石頭腦子也好用了,“這樣咱們下回再來,有你阿姐幫忙,麻煩就小許多啦。”
力工傻笑:“我也這么想,石頭哥,多謝你幫我!”
能和這附近的村落維持關系,那么就算他和石頭分開了,憑他逐漸能用的漢話和維護的關系,漢官們是必然要用他的,前途一片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