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點糖也沒必要賣了,他只想用這些糖換點水和兩頓飯再住一夜,這才好往回走。
阿婆們先過去,以前寨子里難得見生人,如今搬下了山,生人見得多了便也不再稀奇,她們走過去問:“針線沒有啦?”
貨郎搖頭:“下回我多帶些!”
“去叫村長來——”
雖然村里不是很缺糖了,但白送的糖不拿白不拿,住一晚和兩頓飯而已,不算什么。
村長急忙跑過來,她額頭滿是汗,穿著棉麻的上衣,褲腿只到膝蓋,但村人們對她的打扮并沒有異議,畢竟這樣的穿著最方便,下山之后,人人都忙得腳不沾地,就是村里的孩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能在父母忙碌的時候上山下河,都被拘在屋子里讀書。
“還有貨郎過來!”村長,“也是奇了?!?/p>
她用手做扇,朝自己扇了扇:“漢人不是都跑了嗎?”
貨郎也發(fā)現(xiàn)了不對勁,這個村子,全然不像這一片的其它寨子,這個村更富裕,田地平整,且還是在山下,如今白族人勢大,貨郎一路過來都躲著白族人出沒的地方和城鎮(zhèn),唯恐被抓住。
雖說白族人也與川蜀的漢人做生意,但來往并不頻繁,且極度厭惡從阮地來的貨物。
貨郎的貨如今都是從阮商那里買來,因著便宜的緣故,且也只有在阮商手里才能買到白糖。
“既然你人都來了,兩頓飯一張床還能給你。”土司招來族人,“給他領(lǐng)過去,派個人看著?!?/p>
族人應(yīng)了一聲,那貨郎還有些茫然,但眼見有人引路,便也跟了上去。
貨郎走上小路,這個村莊已經(jīng)有模有樣了,房子方正,小道阡陌,橫平豎直,在經(jīng)過一間土屋時,他還驚訝的發(fā)現(xiàn)這間土屋竟然裝了玻璃窗!
這可是玻璃窗,即便是在川內(nèi),阮商遍地,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裝得起玻璃窗戶,就是許多小富之家,也最多在堂屋裝上兩扇,別的窗戶仍舊是紙糊的。
但這個山林里隱居的村子,竟然能給一間屋子全部裝上玻璃窗?不止一扇??!
貨郎小心翼翼地朝里窺了一眼。
里面都是孩子,最大的十六七歲,最小的看著只有五六歲,最前方站著一個漢女——她的打扮長相都是漢女。
怎么跟川內(nèi)掃盲班一樣?!
難道阮地也派人到這里來掃盲了?何時來的?從沒有聽過這樣的風(fēng)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