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翠花也是這樣出的頭,不過趙翠花串聯的不過幾個村,而這個小姑娘,卻能勸降一座城。
而今趙翠花已經是主政之臣,這個小姑娘將來呢?
江山代有才人出,前途無量啊。
藥師奴高舉木板,身體在抖,聲音卻格外清朗:“民女攜全城百姓,恭迎天兵入城!”
她身后的百姓們哆哆嗦嗦地附和喊道:“恭迎天兵入城!”
將軍高聲問:“你托著的頭顱是誰?”
藥師奴回道:“回將軍,此乃龍化太守,蕭拔里缽項上人頭!”
“城中士兵呢?”將軍問,“在何處?”
藥師奴:“在城中軍營,將軍放心,冥頑不靈之人已被單獨看管,城中大戶都為將軍的到來歡欣鼓舞,百姓只是被蕭拔里缽脅迫,心中早有阮姐菩薩,早想開門迎天兵!”
將軍將信將疑,不過還是信得更多。
“城中大戶呢?”將軍又問,“真是歡欣鼓舞?可出了人命?”
百姓反大戶,這是常見的,但有白帝城的前車之鑒,將軍不得不問,也不得不憂心。
藥師奴低著頭:“大戶都在家中,蕭拔里缽不投,城內百姓餓殍遍地,大戶們后來良心不安,開倉放糧,如今心中也都是阮姐菩薩,此番不出城,也是知道將軍們入城要清算他們的罪過,不敢不從?!?/p>
“你的話,我只信一半?!睂④娬f,“你們的兵不出來,我便不會進城。”
藥師奴:“他們就在最后,將軍稍候。”
將軍一愣。
這個小姑娘,字字句句不提自己在城中做了什么,不邀功,又處處都替她想到了,她敢篤定,這姑娘肯定還帶著黃冊和輿圖,賬本也帶著。
這樣細心的人,看著又不是高門大戶出身。
或許還真是第二個趙翠花?說不準趙翠花都不如她。
想來阮姐知道了此人,也要為其才華禮賢下士。
只要她說的是真的。
“好!叫他們上前來!”將軍喊道。
不過片刻的功夫,那姑娘就帶著隊伍最后的士兵們出了城,三千多個兵,站在城門口也是烏泱泱一堆,這些兵剛被帶出來,便利落的跪了一地,甚至不少都淚流滿面,嘴里高喊著“菩薩饒恕”“菩薩恩慈”。
將軍微微皺眉,但也沒說什么,阮姐是明令禁止迷信崇拜的,但——這姑娘到底不是阮地的人,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,一個普通百姓,自己信了阮姐,又宣揚這種迷信,倒也不算什么大錯。
畢竟連阮地民間都還不能完全禁止這樣的事。
她問:“只這些人?”
藥師奴搖頭:“還有兩千輔兵在城內,大多是老弱病殘,將軍若要見”
“不必了?!睂④姡鞍堰@些降兵帶下去,明日進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