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燈

第1494章 (第1頁)

“是。”周景玉笑著說,“先前叫人來給陳老師你打過招呼。”

這種漢話班并不是官府辦的,只是民間通過了老師考試,卻又不想去學校,于是便在民間開起了面向外藩的漢話學習班——補習班官府是不許開的,或許有老師會私下教學生,但決不能開班或私學。

可哪怕私下教學生,一旦被發現,或是被舉報,老師和學生家長都要被責罰。

輕則罰款,重則老師的教師證被沒收,學生家長被所在的廠子或作坊被公開批評,暫停工作。

只有教外藩,掙得多,風險小,外藩有時候也很尊師重道。

楊老師不僅是老師,也是這學習班的老板,自己教,也聘請別的老師。

“是這個小姑娘?”楊老師,“我們可不收漢人學生。”

周景玉忙說:“她不是漢人,她是倭人,剛從倭國來,以前也跟著我們學了一些漢話,不過不成體系,許多詞也弄不明白,這回帶她過來,也好叫她認真學一學,去考個譯語證,將來就是不跟著我,也能找到活干,畢竟是能吃飯的手藝。”

楊老師看向靜子,她倒沒看出這個小姑娘哪里像倭人。

畢竟她雖然矮,卻也矮的不算出奇,且大部分倭人不僅矮,還有股非常容易辨認的氣質。

這個小姑娘看著只是害怕,而不是習慣性的畏縮。

“您安心,若是漢人,何必來學漢話?不如直接去學校,不也一樣教嗎?”周景玉又說。

楊老師想了想,覺得也是這個道理,外藩也有去學校的,但那也不是為了當譯語人,在學校學到的,未必能考過譯語證,反而是他們這些學習班,為了叫學生能通過考試,每個月譯語人的考卷他們都要拿回來仔細研究,自己整理成教案和課本。

如今青州的許多譯語人幾乎都是從她的學習班里走出去的。

不僅有為私人干活的,多數都在官府做事,楊老師說起這個也很自豪。

在看過靜子的臨時身份憑證后,楊老師這才點頭:“我們這兒只上半天課,和掃盲班一樣,只是早上半天。”

周景玉:“我知道,正好上午她來上課,下午我來接她。”

楊老師:“這么說,中午她在這兒吃飯?”

“我打聽過,學習班是包飯的。”周景玉擔心自己打聽錯了。

楊老師笑道:“自然是包飯的,不過每月要多收兩百。”

官府給錢,周景玉提醒自己,但她還是忍不住心痛,咬著牙根說:“行!”

“我明天就送她過來。”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