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去,回到家鄉去!
家鄉有很多人,許多平民,他們一輩子弓腰,一輩子撿拾著貴人們指尖落下來的一點余糧,他們穿不上鞋,穿不暖衣。
但——不該是這樣的。
以前靜子不明白,現在她明白了。
可靜子,總歸不是曾經毫無見識的小姑娘,她知道眼前的男人不是什么好人,他的眼里閃著陰謀的光,他輕視她,卻又想利用她。
靜子未必能想出他要怎么利用她,可她看得出來,這人應該不是商戶的兒子。
商戶的兒子不會那么愛倭國。
商人是沒有國家的,商人的眼里只有利益,他們可以賣掉自己的妻兒,賣掉自己的父母,甚至自己,怎么會舍不得賣國呢?哪里能掙錢,哪里就是他們的國。
但這個從頭到尾沒有說自己名字的人,愛倭國。
只是這愛很奇怪,和靜子的不同。
靜子在來的船上也見過商人的兒子,他們去過青州不止一次,不斷抱怨父親不肯讓他們在青州定居,青州多好啊!有電燈,有茶樓,有數不清的消遣,甚至還有自來水,每日想洗澡就洗澡,衣服一天一換也不覺得奢侈。
這些人的心里沒有倭國,他們甚至可能希望倭國被海淹沒,這樣他們就可以不用征求父親的同意,永遠留在青州了。
甚至還有一個商人的兒子,哪怕父親不同意,這一次也要留在青州,不管怎么樣都絕不回倭國。
靜子留了個心眼,她得知了對方的住所,卻沒有告訴對方自己的,只留下了漢話班的地址。
“不用擔心。”周景玉在聽完靜子的敘述后笑著安慰,“你碰到的應該是藤原氏下一任家主,藤原得悟,他說出這樣的話不出奇,他也確實愛倭國,畢竟以后那是他的所有物。”
靜子恍然大悟,藤原得悟愛倭國,卻不愛倭國里的人。
“我明白他的意思了。”周景玉也思索了一陣,最終得出結論,“他想把你帶回去,讓你來主持改革?”
改革,從來都是一件大事,一件要命的大事。
周景玉的臉色變黑了:“古有商鞅,那是何般下場?”
靜子沒懂:“商鞅?誰?”
周景玉講起了商鞅的故事。
靜子懵懂的聽完:“為什么皇帝不保護他呢?他立了功呀!”
周景玉微微搖頭:“你以為變革,是只殺壞人,不殺好人嗎?商鞅變革令秦國強盛,可——僅連坐一刑,就足夠百姓恨毒他了,若你是百姓,你不僅要每日為生計奔波,還要監視你的鄰里,他們若犯了事,你也要去死,你還要每日祈禱,祈禱你那可能從未見過的親戚們不要出事。”
“你活在驚懼之中,每日不得安寧,你不知道怎么保護自己,怎么讓自己和家人活下去,死亡到來的時候全然不講道理。”
“你是百姓,你是恨秦王?還是主持變革的商鞅?”
周景玉:“所以商鞅必須死,不死不足以平民憤,不足以平公室之恨,死一個人,就能讓最有權勢的群體,和最能生產的群體得到安慰,對秦王來說,他死的值得。”
改革總是在得罪人的,總有人的利益會受損,總有人因此喪命,甚至誤傷許多無辜的人。
那都是活生生的人,他們有家人,有親朋,總有人會為他們的死流淚,為他們的死痛苦,為他們的死找上一個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