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燈

第251章 (第1頁)

工部造船局里,木匠敲得緊,船模排成行,造的是淺吃水的快船與兩桅的遠航船。

南下第二月,風又起。一樁案從嘉興傳來,說晉幫某家在嘉興設暗庫,夜間轉兌二十萬銀,欲逃。許顯純帶人夜里撲去,封門時對方硬撞,巷內短刀出鞘。

錦衣衛只用木棒,三下五除二按翻一片,未出人命,只綁了人。暗庫磚下有水箱,箱中有魚,魚腹內藏票。此法怪異,然被當場撬出,堂上人都怔了一怔。

李邦華淡淡一句“記法。”

“立傳。”

把圖樣抄下,發往各府。自此各州縣暗庫易出。

第三月,案卷如山。李邦華照舊只盯三件:賬、證、路。許顯純照舊把手按在要害上,不散力,不亂抓。他們辦的像不是一場風暴,倒像一次手術,刀口不大,血不亂流,壞死組織一塊一塊切下。

這段時間,朱由檢日日收報。內閣上的報表每日更新一次,天雄三處練兵的月報每七日進一次。數字與數字之間,有時會冒出一條小小的火花,比如某港舶稅從原來的三日入庫,變成了一日半。

比如某條凈路過淡水點的平均時差縮短了一刻鐘。這些火花像是帶電的線,連成了一個越來越亮的圖。

有人不服。江西某布政使上書,說總憲權大,地方難堪。朱由檢淡淡回了四字,“法在劍上。”

同日,送去一紙溫和的附言,“劍不斬人,斬奸。”

到第三月末,南巡第一輪收束。大案十余,中案數十,小案不計其數。入內帑軍用專款總計八百七十七萬兩,香藥胡椒硫黃等貨折銀六十余萬。

票號停業整頓者七家,剝離暗線復開者十一家,凈路白單上的商號擴到二十九家。織造衙門換官三人,庫官十余,鹽政重設查驗四處,報部存檔。

收束不代表結束。李邦華把第一輪總賬裝箱,分三份,一份入內閣,一份入都察院,一份留江寧備用。他也知道,這不是風過不留痕,而是第一波的浪打掉了水面上的浮沫。真正的泥沙,還在水底。

他進京復命那日,尚方寶劍在腰,腳步不快不慢。午門前,朱由檢不設大禮,只在西角門內的小堂上見。桌上擺著的是那三份分賬,封皮一色,墨跡未干,“坐。”

“說。”

李邦華把每一項的關鍵說了一遍,沒有多一個字。說完,安靜坐著。許顯純在旁邊,黑甲未卸,眼神明亮。

朱由檢把賬一頁頁翻,看到了數字,看到了路線,看到了名字,看到了更重要的空白。他抬起頭,聲音不高,“做得好。”

“第二輪,不用那么大張旗鼓。專打余孽,專打借清議護貪的人。凈路繼續跑,軍用專款繼續記。”

他看向許顯純,“你的人,留一半在江南,一半回京,輪換。從今往后,錦衣衛只做兩件:護法,護民。誰敢借朕的刀亂砍,朕先砍他。”

許顯純抱拳,“遵旨。”

揚州城頭春寒還未盡,瘦西湖畔柳絲新綠。兩淮鹽政衙門前,朱紅大門內外一水兒的錦衣玉帶,鹽商們排著長案,堆起金銀器皿、蜀錦衡羅,連同幾抬描金紅漆的花轎,轎帷垂下,隱約是粉面青衣的人影。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