蓋寓被斥候勒令停住腳步,而蓋寓也沒有和幽州軍斥候對著干,安安靜靜的佇立原地。
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,隨行的騎兵一個個都相繼下馬,或是喝水,或喂戰馬吃食,雖然有些散亂,但是這些護衛,并未松懈,依然是警戒的看著不遠處的幽州斥候。
李克用的兵力不多,且招降納叛甚眾,這支護衛,是李克用的遴選出來的精銳,為了不讓陳從進小覷,李克用特意調來,給蓋寓充當護衛。
約等一個多時辰,便是蓋寓都有些受不了,等的他的手腳都有些發麻了。
這時,遠處疾馳而來數名騎士,對著先前的斥候耳語兩句后,其中一人馭馬上前,口中道:“大帥召見,不需要這么多人一同前往,記住,所有人不得攜帶兵刃。”
蓋寓略一沉吟,隨后帶了五個人,跟著斥候,前往拜見陳從進。
蓋寓被斥候引著往前,不過數里路,遠遠望去,坡下的景象讓他忍不住勒住了馬韁,便連呼吸都猛地一滯。
漫山遍野的營帳如繁星落地,連綿開去,望不到盡頭,那帳頂在午后陽光下泛著沉沉的光,規模浩大,讓蓋寓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形容。
視野可及的旗幟,密密麻麻插在營地各處,風過時獵獵作響,還有戰馬此起彼伏的嘶鳴聲,無不在訴說著,陳從進發大兵而來,并非虛言。
遠遠望去,中軍大營規模最大,而在外圍,則立有十八個營壘,部署皆以中軍大營為中心,按不同的排列方式將十八座營壘配置于中軍周圍。
軍隊數量龐大,扎營時不止是一個大營,正兒八經的行軍作戰,對于營壘的要求很高。
中軍大營是核心,周邊定然要設立其他的營壘,作眾星拱月狀,團團圍護著大營。
如果是地處平原廣澤,無險可持之地,整體方略,便要即作成方營,其排列方法,通常是將中軍大營筑于中央。
左,右十二營,分別筑于四面,另外六營,則筑于中軍營壘之外的左前及右后對角處。
唐軍大營駐扎的,絕不可能像當初陳從進突襲奚人奧質部時的那般,連寨墻都沒有,一沖就直接沖到頭人的大帳去。
從行軍打仗的標準上來說,漢人的水平要比邊疆的胡部,那高了不知道多少倍,按理論上來說,邊疆胡人僅靠蠻力,是不可能擊敗漢人的。
但這也只是理論上,在實際中,扎營這事,主要還是要看主將,若是主將嫌麻煩,十八營直接銳減成四營,那也是有可能的事。
不過,陳從進在剛剛從軍起,幽州軍對營壘的要求就很高,陳從進現在還記得,自己當小兵的時候,那一出征,累的要死,每天走不了多少路,就要扎營,天剛剛亮,就要拔營。
每日重復,真是折磨的讓人欲生欲死的,武人的待遇說起來是真的高,但是一打仗,那辛苦也是真的辛苦。
所以,除非必要,陳從進一般都是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,絕不搞什么強行軍,每天該走多少路,就老老實實的走多少路,碰到惡劣天氣,該停下就停下。
作為武夫,最討厭的就是那些不懂,還瞎搞的節帥,陳從進也是在底層摸爬滾打了那么多年,對這事,那是了若于心。
這時,蓋寓趁著前方斥候不注意時,低聲問道:“幽州兵力數量可能估算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