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霸,夏彥博二人,一個出身昭義,一個出身鳳翔,若非機緣巧合,二人根本碰不到一起。
可這兩人,陳大帥都看不上,于是大手一揮,直接將這兩貨甩到昭義去給孟方立找麻煩。
萬萬沒想到,馮夏二人的水平還真的可以,居然把孟方立給干垮臺了,不過,這兩人的命運,也十分的相似。
馮霸是被李罕之在酒宴上襲殺,而夏彥博也是被袁奉韜借口商討軍議所殺,連死法都死的這么像,真可謂是難兄難弟一對。
而夏彥博被殺后,袁奉韜命人攜帶夏彥博的腦袋,并大軍出營,逼迫震懾磁州兵投降。
期間,夏彥博的舊部,也就是昔日跟隨他的鳳翔老卒,眼看情勢不妙,結隊遁逃,不過,逃走的畢竟是少數,大致也只有四五百人,余者悉數請降。
在文德二年,六月初,向元振率大軍而至,接受了袁奉韜的請降,同時分兵至邢,洺,磁三州,至此,昭義全鎮,盡入陳從進之手。
到了現在,天下形勢幾乎一目了然,陳從進雄據北方,河北之地,除了成德王瑢外,再無敵手。
至于更北邊的天德軍,陳從進奪取天德的欲望不是很強烈,他的注意力,更多是在中原。
說難聽些,只要派個使者,說要全包了天德軍的糧餉,那陳從進估計天德軍防御使李璟詳就得上桿子投靠了。
振武軍王卞已經是窮的叮當響了,天德軍那是比王卞還窮,總兵力攏共就三四千人。
要不是北部草原現在也是一片散沙,而且大唐的威名,在草原上還是有面子,不然的話,就李璟詳這點人,早就被草原部族給吞并了。
而向元振在掃平昭義后,遣派信使,急報陳從進,言大軍南征,大獲全勝,昭義五州之地,皆從大王之命,馮霸,夏彥博身死,李罕之敗退河陽,袁奉韜請降。
在詳細匯報之后,向元振言自己暫駐昭義,并請大王,盡快定奪決策,大軍是否回鎮河東,而昭義又該留何人駐守,降兵,降將的安排等等。
隨急報一起離開的還有袁奉韜,其實向元振是更希望袁奉韜留下,這樣的話,昭義鎮內的局勢會更穩固。
但奈何袁奉韜一門心思想要見一見陳從進,在他看來,取得武清郡王的信任,比什么都重要。
………………
而在另一邊,在向元振全取昭義之時,李罕之才剛回到河陽。
此時的李罕之,可謂是凄凄慘慘,殘余軍卒皆是士氣頹喪,毫無斗志。
此番出征時,帶了兩萬馬步軍,回來的時候,竟然只剩下了幾十騎。
連好不容易奪下的潞州也丟了,李罕之這一仗打的,簡直是虧到褲衩都丟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