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旭先快速完成了基礎知識部分,這些題目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,然后才開始寫作文。
雖然沒有經過過什么磨難,但總聽說過,楊旭就把自己聽說過的艱苦奮斗的故事的主人公,換成自己,這一年來的經歷白天在工廠里跟著老師傅學習技能,晚上挑燈夜讀復習功課
考場里,其他考生也在奮筆疾書。
有人寫著寫著就紅了眼眶,這一年來的酸甜苦辣都化作了筆下的文字;有人不時停下來思考,生怕漏掉任何一個感人的細節;還有人因為太過投入,連監考老師提醒時間都渾然不覺。
學校門口,楊齊沒有離開,為了弟弟妹妹的高考,楊齊同意請了兩天假。
這兩天最重要的任務,就是照顧好弟弟妹妹,讓兩人順利高考。
開考后,很多考生發現自己完全不會做題,于是干脆放棄,不是在答題,而是在草稿紙上拼命抄寫題目,把高考現場當成了免費的“真題獲取地”,答完的、答不完的試卷和草稿紙被大量帶出考場,只為帶回去給明年要考的弟弟妹妹或朋友做復習資料。
在考試結束前十五分鐘,楊旭滿意的看著自己的試卷,這一次是穩了。
考試時間到,交卷,走出考場。
考場結束后,地上白花花一片,全是棄置的試卷和草稿紙。
“大哥,你怎么還在這?”
“悅悅呢?”楊齊抬頭往后看去。
“應該快出來了,大哥,你還沒有回答我呢!”
“這不等著你們倆嘛,這兩天我就負責這個好你們倆,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呀!”
“大哥,放心,這次我很有信心。”
“悅悅,這里。”
“大哥,你一直等著呀!”楊悅跑了幾步。
“嗯,走,咱們先去吃飯,好好休息一下,下午還要考數學呢!”
下午的數學考試準時開始,拿到試卷后,楊旭就直接下筆,而且動作很快,數學本就是他最擅長的,而且試卷上的題目也是比較簡單。
這一次高考的命題權下放到各省份的,四九城卷的難度在屬于中等偏上。
但是,如果讓楊齊看到數學試卷上的題目,肯定會覺得簡單,只能和后世的初中數學競賽入門水平或高一數學的常規內容。
高考中斷了十年,命題必須考慮當時廣大考生的平均水平,這一次高考的目的是篩選出具備最基本文化知識和學習能力的人,而不是進行高難度的區分。
題目雖然簡單,但對于許多自學成才的考生,尤其是知青來說,這些題目已經需要他們付出極大的努力去掌握。
盡管題目本身不難,但在那個資料匱乏、師資短缺的年代,能做出這些題目的考生,無疑都是佼佼者。
就像是楊悅,看著數學試卷的題目,才做了幾題,就開始抓耳撓腮,這是她的短板科目,當然,這也是小六百萬考生中,普遍存在的現象。
數學交白卷的比例非常高,很多考生只在試卷上寫下“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斗”等口號,以期感動閱卷老師,獲得“辛苦分”。